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自信與委身

這次校刊的主題是“當孔子遇到海倫凱勒的老師蘇立文(Anne Sullivan Macy)“。與其把它當作是一種對“當東方遇到西方”形式上的探討,還不如直接將這兩個人的教學生涯作個簡短的比較。

孔子是個文武全才,充滿理想與抱負的思想家與政治家。他周游列國,尋求施展抱負的機會。雖未能在當時的政壇立足,一展其才,但卻造就了不少學生。而且,他的言行思想與主張,會對后來数千年的中國社會文化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蘇立文的父母是貧困的愛爾蘭移民,從小就為眼疾所苦。十二歲以前,她的雙親和唯一的弟弟就因病而相繼離世在她。她從被收養的療養機搆到就讀盲人學校期間,眼部動了許多手朮,受了許多苦。雖然視力曾有所改善,但晚年又全盲了。

孔子和蘇立文的年代,跨越了兩千年的時空。孔子教導了許多學生,他的理念發展成儒家,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精髓,影響了整個中國。蘇立文只教了一個海倫凱勒,卻感動了無數近代的人們。

盡管他們之間有許多所的不同之處,然而有一個共同點却是我們現代義務教育體系(尤其是k1-k12)所沒有的,那就是因材施教,對學生釆用門徒式的栽培。本來義務教育制度的建立,是為了要讓那些因為家境問題而無法上學的孩子們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是后來公共教育普及, 取代了原有的私人家教後,由于制度的僵化,教書的專業化以及人數的增加,再加社會的復雜化,不但無法對學生因材施教,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也變的越來越少。學校儼然是一個販賣知識與競爭的地方,成了升學和就業的踏板。 像孔子和蘇立文他們那種師生之間在生活中的互動,用生命感動生命的例子,就比較少見了。

在一女中念書時,雖然因為學生人數多,與老師們的互動不多,但是從江學珠校長時代就已經奠定的良好校風,卻使我們一生受益良多。 在“升學主義主導一切”的大環境前提下,北一女中仍堅持“四育并進”的教育政策,并無國內其他學校“升學至上,不上朮科”的陋習。更可貴是每位師長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自信和對教育事業的认真与委身。這種特質是其他學校的老師所沒有的。不管任教的是术科的家事,體育,音樂,或是副科的历史,地理,三民主義,或是主科的數學,英文,國文等,沒有一位老師不是全力以赴,傾囊以授。老師們更沒有因為是“北一女名師”而“保留一手“,要求學生课外去校外補習的惡俗。

這種自信,认真與委身的精神,成為我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對我日后無論在求學,作事或甚至教書時,都有很大的幫助與啟發。几年前我接手一家中文學校,客串了一個時期的“校長兼工友“。深深覺得這些ABC 們學習中文最大的阻礙是缺乏對中華民族這個群體的認同感,不以華裔血統而自豪。絕大多數來學中文学生们的是出家長的要求,相當的被動。尤其是在我們這些華人移民比較少的地區。

要讓他們以自己的族群為榮,首先要讓他們正視真像。那就是,他們雖是美國出生,能講一口到地的美語,但外表永遠是“黃種人“而不是“白種人”。他們雖然在此地成長,但必須知道自己從何處來,自己文化的淵源,并引以為榮。我也發現到有些孩子們到了小学一年級左右,對父母帶有口音或不流暢的英文,會有“自覺”(self-conscious)感,潛意識里開始排斥或看輕父母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

如果再加上在學校經常會遇到同學們帶有種族問題的嘲弄或惡作劇時,就會变得退縮,懦弱或憤怒而更加沒有自信。有些孩子因此就結成幫派對抗,而走入歧途。許多孩子雖然課業表現不錯,但畢業以后,在工作上的表現也只是泛泛一般而以。這種類似的情形不但存在第二代,也存在第三,四代的移民中。

我覺得home schooling或是charter school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Home schooling 可由一家家長自己單獨教或是10家以下的家長一起教,地點在各家。而C harter school 則是由二十家以上的家長,選擇一個共同的地點,由家長和聘請來的老師一起教。一般都是上到高中,再讓學生去上一般大學。目前我們這一州(Arizona),除了home schooling外,charter school已經非常普遍,并得到州政府的補助與支持。每一個charter school都有其教學特色與方向,根據調查都做的不錯。在這兩種的制度里,老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密切,沟通良好。學生比較沒有peer pressure,容易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的態度,比較獨立自主。与孔子和蘇立文的門徒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比较贴近。

我所在的城市每年暑假都會由全市甄選二十到三十個10年級(高一)的學生作親善大使,出訪各姐妹市。每一位申請着不但要填厚厚問卷,還要寫自傳理想成就及抱負等。最后一關就是面試,主要考得是風度與機智,因為他們必須單獨成行,無大人陪伴。經驗里表現最優秀的是那些home schooling 的學生。他們不但有自信,而且學識淵博,應答得體。其次是私立學校的,最后才是公立學校的。以族裔區分的話,除了白人外,最積極的(more aggresive)當屬于印度裔的。再來才是西班牙及非裔。華裔的表現平均比較被動,缺乏自信。

我真的非常慶幸能有機會在一女中求學,這段日子雖然不長,但是對我一生的影響很大。希望一女中這種自信與委身的精神,能在異域繼續傳承,并發陽光大。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基督徒纹身好不好?


主藉著摩西曉諭以色列人說,“不可為死人用刀劃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紋。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28節)。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古有明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毀壞。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刺青是一種奴隸或犯罪的記號,是一種恥辱。所以水滸傳裡的宋江,被判刑後,臉上刺青。別人看到,就知道他是個帶罪之身。所以他逃亡後,一直想法要去除這個記號。

我們還沒蒙恩得救以前,”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神叫我們活過來。那時,我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不順服神的人)心中運行的邪靈(撒旦)。....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以佛所書 22-3)。

從保羅這段話裡,我們知道世界的潮流与价值观常常變來變去,因為它們是操縱在惡者的手上。而人們就像羊一樣,非常盲從。許多基督徒也繼續被蒙騙,不管是在婚姻,事業或一般生活上面,隨著世界之風,搖來搖去,與不信的人一樣,六神無主。

所以保羅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就會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都是因為自己無知、心裡剛硬以佛所 217-18)”。

但是他接著又說,”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佛所書 321-24)。

主耶穌說,“不要憂慮、說、喫甚麼、喝甚麼、穿甚麼。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1-33)。

主耶穌的寶血已經洗淨我們的恥辱,使神的榮耀再度成為我們的衣服。讓我們穿戴主耶穌,在基督裡保守自己,不要沾染世俗的污穢,與主同行(啟示錄34)。